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渗透、 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的质量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文学院专业实验室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了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通过“制度建设为前提,领导重视为保障,内容改革为核心,学生评教为基础,专家评价为主导”来建设和发展我院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全面提高我院的实验教学水平,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特这顶以下措施。
1. 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
1.1. 实验教学计划是组织实验教学时应遵循的依据,是整体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各科系应对实验教学作全面、系统的安排,制定完整、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与体系。
1.2. 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1.2.1. 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1.2.2. 实验教学的目的;
1.2.3. 实验教学将综合运用的基本理论知识;
1.2.4. 实验教学设置的实验项目(须含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
1.2.5. 实验教学实验总学时数及每个实验的学时数。
1.3. 所有实验课程必须有实验教学大纲、指导书(教材)
1.4. 实验课程的学时安排、教学方式、成绩评定等均应在教学大纲中作出规定。应按培养目标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依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单独设置的实验课单独计算成绩
1.5. 专业课的实验教学采用何种实验教材或指导书由课程负责教师决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采用何种实验教材或指导书须由所在教研室讨论决定。
1.6. 实验教学按教学大纲进行,特殊情况须更改的必须向学院提交书面申请。
2. 实验指导教师的教学规范
2.1. 教学准备:
2.1.1. 教学文件准备:有完整的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教案及有关资料。
2.1.2. 教学条件准备。在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实验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实验材料是否齐备及实验环境等条件是否满足实验要求。
2.1.3. 认真进行操作性备课,即预做实验并详细做好记录,对实验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对实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操作错误和实验仪器设备等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作好准备。
2.2. 实验教学指导:
2.2.1. 必须严格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做到“有准备、准备好”。
2.2.2. 开始实验前对学生讲清本次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及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要求学生独立或者以小组团队形式完成实验。
2.2.3. 学生进行实验时要耐心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
2.2.4. 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做实验前要告诉学生本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及查阅资料的方法。实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2.5. 实验结束,应在必要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整理好实验设备及其它器材,使学生养成严谨的作风。
2.2.6. 要加强对学生出勤管理,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情况、实验预习、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考核,并认真作好记录。
3. 学生实验成绩考核:
3.1. 要监督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册,认真批改学生的报告或作业,实验课结束后要进行实验考核, 根据学生的平时考核记录、实验报告撰写水平及结束考核等综合评定成绩;
3.2. 单独设课的实验课成绩单独记入学生成绩册;
3.3. 非单独设课的实验课成绩按有关规定记入学生本门课程总成绩。
4.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和保证
4.1. 学院教务处应组织人员对各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进行评价,并给与修改指导意见。
4.2. 实验教学教师应该在每学期初对上一学期的实验教学整体情况做一个汇总,并根据教务处给予的修改指导意见对本学期的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做出调整。
4.3. 利用学生网上评教系统让学生在网上对实验教学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指导能力、设备状况、实验室环境卫生与安全等方面。
4.4. 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检查力度,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水平与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价。
4.5. 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实验指导教师的实验准备、教学教案、实验报告的批改以及分组情况,检查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坐班情况,实验室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实验室的环境卫生以及安全情况,并把检查情况及时公开。
4.6. 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应经常性的自查和互查。定期组织检查性的听课、观摩教学,召开师生座谈会或抽样考试等活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以及课程效果,及时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需要及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