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暑期,肇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大旺乡音文化调研”突击队深入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大旺村落,开展乡音文化调研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口述采集和文物考察等方式,系统记录并梳理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调研首站来到了高新区一村社区蒋家村。蒋氏宗祠作为该村的标志性建筑,是蒋姓族人的“根”,也是家族文化与情感凝聚的重要场所。在蒋伟权老人的详细讲解下,队员们参观了它的三间四进建筑,了解了蒋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与宗祠的建筑特色,深切感受到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家国情怀。
随后,队伍前往范家村,在村文化活动室采访了熟知村史的范凯棠老人,并实地考察范氏宗祠,对建筑结构、匾额题刻等进行了拍摄与记录。通过口述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团队进一步挖掘了大旺地区的人文历史,为乡音文化整理与乡村振兴积累了一手资料。
在东华村,团队参观了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梁氏宗祠。梁氏后人梁少斌先生为大家讲述了宗族的迁徙历史与祠堂的发展变迁。队员们认真记录建筑细节与文物信息,包括“思诚堂”木匾和历代壁画题诗,并走访了梁政勋家塾与东华文化活动室,深入了解该村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方面的实践。
在杨屋村,团队对杨氏宗祠展开系统调研。作为广府传统建筑代表,该祠结构严谨,文化底蕴深厚。通过访谈村干部与长者,团队厘清了杨氏家族南迁的历史与客家文化背景,并查阅了珍贵的杨氏族谱,切实感知到一个家族的发展脉络与文化融合。
最后,团队抵达蟠龙桥与龙王庙。通过村民口述,队员们了解到蟠龙桥由南洋华侨于1924年捐建,龙王庙水库则建于三十多年后,这些建筑共同体现了民间对风调雨顺的美好祈愿。现存文化遗存生动反映出当地深厚的龙文化信仰。
此次调研活动中,队员们以实地走访、文献整理与文化解读等形式,系统记录了大旺地区的乡音文化与历史遗产,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
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同学们深入乡土,挖掘历史,守护记忆,传播文化,不仅强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为赋能乡村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文化传承的星火,正由新一代青年接续传递,必将焕发时代光芒。
调研队大合照
撰稿:牛亚囡 初审:陈嘉欣 复审:胡海鹏 终审:杨红军、陈伟林
< <<上一条:广电网新专业学生赴实习基地开展认识实习 >>>下一条:文传学院:六队伍施才智 三下乡践初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