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务公开 >> 本院介绍 >> 正文

文学与传媒学院简介

2024年03月19日 15:44 


肇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办学始于1970年。1998年至1999年,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办两届本科,2000年起独立开展本科办学。2021年获批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授权点,2023年起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秘书学等4个本科专业。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另有广东省中小学书法骨干师资课程培训基地、国学教育研究中心、粤方言研究中心、西江文化创意中心、肇庆女性发展中心、岭南诗歌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硕士生导师20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近60%,博士近30人,占比近60%。骨干教师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其中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名,肇庆市高层次人才7人,肇庆市优秀教师3人,肇庆市智库专家2人。

汉语言文学是全校第一批本科师范专业,师范人才培养底蕴深厚且与时俱进:2011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20年率先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同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办成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点。与此同时,学院适应新时代传播格局需求,深耕新闻传播学建设:2004年至2024年,开设广播电视学专业;2020年起,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两个专业互相依托、互相促进,追求创新和融合,着力培养能够优化中国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在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和新闻传播实践创新两个维度作出贡献的新闻传播人才。学院成为省内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横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赋予学院在各类人才培养上的丰厚成果:一批又一批的文传学子在接受系统培养后,从学院出发走向全省各地,成长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传媒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持续打造“文学+”品牌,通过文化浸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重点扶持湖畔文学社、第四纪剧团、七星诗社、西江月诗社等精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特色文化活动,构建适合本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践平台和展示舞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湖畔文学社、第四纪剧团曾获评全国百佳社团。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实施“厚基础、铸底蕴,重实践、育新人”的工作思路,突出党建引领与思政铸魂,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明确办学定位,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发展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协调发展文学与新闻学科,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改造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推进已有硕士点建设和新增硕士点申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外引内培”策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学生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参加校地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提升学院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