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全国岭南语言资源保护亲属称谓、社会称谓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办

2017年05月08日 19:28 


(本网讯记者李志嘉史晓静程梓莹苏钧)本着加强学术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为语言资源保护出谋划策的精神,2017年5月6日至7日,全国岭南语言资源保护暨亲属称谓、社会称谓研讨会在我校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与肇庆学院共同举办,由文学院承办,共有来自省内外57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副校长王忠、科技处及文学院等有关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王忠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肇庆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被认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而肇庆学院作为肇庆的高等学府,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保存地方文化,保护肇庆语言资源的责任。

暨南大学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甘于恩教授代表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这次研讨会起因于语言资源保护中心的创办。此次会议主要聚集于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称谓系统。他认为语言资源保护不应只有一种方式,要善于动用社会资源。

开幕式结束后,还举行了简短的“粤西方言研究中心”揭牌及中心首批顾问聘任仪式。伍巍、庄初升、汪磊、甘于恩、汪启明、侯兴泉、邓玉荣等一批语言学专家被方言中心聘为首批顾问,王忠副校长为他们颁发了聘书。鲍昌宝院长在揭牌仪式致辞中指出,成立粤西方言研究中心的目的就是为更好传承和保护粤西地区汉语方言文化,粤西方言研究中心近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相关语言建设,成立相关语言数据库。培养学生语言调查能力,加强学生语言基础;与社会人士、政府等合作,成立语言专项基金,用于语言的调查、保护与研究及相关人员培训。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就不同领域语言亲属称谓、社会称谓研究成果展开了深入交流,以新锐的观点展开了多维度的学术对话,进一步开拓了岭南语言学的研究的新空间。

< <<上一条:2017年上半年文学院党员转正答辩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汉语方言的田野调查与有声语料库建设”讲座顺利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