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我院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活动出征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陈伟林寄语同学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投身火热的“三下乡”活动和“百千万工程”建设大潮,把课堂所学和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学院辅导员陈嘉欣,40余名突击队队员代表出席仪式,学院团委书记卢皓扬主持活动。
陈伟林强调,“三下乡”活动是四重旅程:一是实践之旅,希望突击队在活动中铸能垒基,通过各种场景的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技能;二是学业之旅,希望突击队在活动中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在实践中看到社会的需求,用以致学;三是服务之旅,希望突击队在活动中培养家国情怀,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四是成长之旅,希望突击队在活动中走进基层、走进大地,与人民群众实现双向奔赴、相互促进。
往年突击队队员黎鸿宇同学发言,表示“三下乡”实践活动既服务了别人,又提升了自己,非常有意义;今年突击队队员张文慧同学发言,表示将在实践活动中勇于担当,热情工作,严守纪律。
据了解,我院今年组建了11支队伍、共百余名志愿者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其中有6支队伍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团队,将分别围绕文化创意和保育、乡村公共服务两方面内容,在端州、大旺、怀集开展系列活动。
团队介绍
与“波”童行实践团
指导老师:卢皓扬、杨红军、沈玉立
成员数量:19人
服务领域:文化创意和保育
服务地点:端州区波海社区
服务内容:团队以“推普筑梦”为主题,以协助波海社区的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工作为主要目的,以社区走访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联合波海社区开启夏令营活动。
乡音文化调研队
指导老师:牛亚囡、卢皓扬、杨红军
成员数量:17人
服务领域:文化创意和保育
服务地点:高新区龙湖社区
服务内容:团队旨在透过独特的乡音密码,系统梳理地区的历史脉络与民俗传统,通过田野调查、村落走访、资料整理,重点记录方言中的历史印记,民俗活动的语言载体,物质遗存的语言诠释。
书法文化调研队
指导老师:牛亚囡、卢皓扬、杨红军
成员数量:20人
服务领域:文化创意和保育
服务地点:高新区龙湖社区
服务内容:团队为切实推动地区书法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系统性地挖掘、整理并阐释深植于乡土社会肌理中的书法文化内涵,还原其历史脉络、艺术特色与精神价值。
“烬誓”党史学习教育团
指导老师:卢皓扬、马舒洁、杨红军
成员数量:15人
服务领域:文化创意和保育
服务地点:怀集县永固镇
服务内容:教育团将通过“创作-演出-反馈”的闭环模式,持续优化剧目表达,使红色教育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共鸣,筑牢红色根基、孕育红色基因、传递红色精神,让永固镇的革命星火持续照亮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航程。
青衿笃行队
指导老师:陈嘉欣、杨红军
成员数量:8人
服务领域:乡村公共服务
服务地点:端州区波海社区
服务内容:队伍将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收集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与改进建议,后续根据社区反馈优化服务内容与模式,确保社区公共服务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筑梦求学驿站调研队
指导老师:沈玉立、杨红军
成员数量:10人
服务领域:乡村公共服务
服务地点:端州区波海社区
服务内容:团队以实践育人、政策普惠、社会融合为核心,旨在宣传资助政策,助力困难学子步入学府接受教育、为国家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此外,
我院还有乡教兴村队等5支队伍,
奔赴县镇村一线,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踏遍村落,爱暖民心;
文化润乡,共绘新篇。
这些突击队队员“乡”约在一起,
带着青春的热忱与求知的渴望,
践行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初心,
用实干担当赋能乡村振兴。
让“三下乡”的汗水,
浇灌出这个夏天最丰硕的成长果实。
(撰稿:吴依萍)
< <<上一条:中英文秘专业校友毕业20周年聚会:感恩母校 >>>下一条:三下乡今日启航 新老生组队出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