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 外国文学
课程名称(英文): Foreign Literature
课程编号: 052011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 54 学分 3 其中实践学时 6
开出时间: 二 年级 第一 学期
开课单位: 文学院中文系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先修课程: 文学理论
执 笔: 陈爱香
审 核: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掌握外国文学发展脉络,掌握各国文学的发展规律,把握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能结合所学文学理论、哲学等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对重要作品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与艺术特点展开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鉴赏力能得以提高。
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文学史的发展线索进行教学,以重点作家作品为主,兼及不同文学流派的作家创作。组织一定的课堂讨论和布置一定的作业。
本大纲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命题考试的依据。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与课堂讨论为辅。在规定的教学范围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教学内容予以补充。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重点难点,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允许调整的幅度为20%。
二、教学时数分配
章节 |
教学内容 |
教学时数 |
上编 第一章 |
古代文学 |
6 |
第二章 |
中世纪文学 |
3 |
第三章 |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
6 |
第四章 |
十七世纪文学 |
3 |
第五章 |
十八世纪文学 |
6 |
中编 第一章 |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
6 |
第二章 |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
12 |
第三章 |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
6 |
实践课 |
具体评析一部作品或对作品改编与演绎 |
6 |
合计 |
|
54 |
三、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欧美文学(上编)第一章 古代文学 (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概况,掌握古希腊神话的内容、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特点以及古希腊戏剧代表作家及作品。
教学重点:希腊神话的特点;荷马史诗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古希腊悲剧三大代表作家。
教学难点: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古希腊文学
二、古罗马文学
第二节 荷马史诗
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
一、古希腊悲剧
二、古希腊喜剧
参考书目: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上、下),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伊里亚特》,傅东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奥德修纪》,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著,见《外国剧作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著,《外国剧作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阿里斯托芬喜剧选》,阿里斯托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美狄亚》欧里庇得斯,见《外国剧作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埃涅阿斯记》(古罗马)维吉尔著,杨周翰译,译林出版社1999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
2.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
3.古希腊悲剧中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四种主要类型; 了解但丁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掌握《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神曲》的两重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
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但丁
一、生平和创作
二、《神曲》
参考书目:
《神曲》(意)但丁著,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2.《神曲》的主题思想。
3.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新世纪第一位诗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薄伽丘的生平与创作;了解塞万提斯的生平与创作,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把握《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流浪汉小说;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形象;哈姆莱特形象;莎士比亚化。
教学难点:堂吉诃德形象;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行为延宕的原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薄伽丘
一、生平和创作
二、《十日谈》
第三节 塞万提斯
一、生平和创作
二、《堂吉诃德》
第四节 莎士比亚
一、生平和创作
二、创作分类
三、《哈姆莱特》
参考书目:
《十日谈》(意)溥伽丘著,钱鸿嘉等译,译林出版社1994
《巨人传》(法)拉伯雷著,成钰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著,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坎特伯雷故事》(英)乔叟著,黄杲忻译,译林出版社1998
《培根论说文集》(英)培根著,水天同译,商务印书馆1983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译林出版社1998
思考题:
1.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2.《十日谈》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巨人传》的主要思想内容。
4.如何理解堂吉诃德是一个矛盾复杂的悲喜剧形像?
5.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6.以《哈姆莱特》为例说明莎士比亚戏剧特色。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十七世纪欧洲文学发展概况及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掌握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与特征;了解莫里哀的创作分期,把握《伪君子》中达尔杜弗形象及该剧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古典主义;《伪君子》的古典主义艺术特征;达尔杜弗形象;莫里哀的喜剧创作特色。
教学难点: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三一律;《伪君子》的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古典主义文学
二、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
第二节 莫里哀
一、生平和创作
二、《伪君子》
参考书目:
《天路历程》(英)班扬著,西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熙德》:高乃依,齐放译,作家出版社,1956 年
《昂朵马格》:拉辛,齐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
《莫里哀喜剧选》(法)莫里哀著,赵少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思考题:
1.什么是古典主义?它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
3.分析《悭吝人》中阿巴公的形象。
4.分析《伪君子》中达尔杜弗的形象。
5.以《伪君子》为例分析莫里哀喜剧创作的特点。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 18 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理解启蒙主义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了解卢梭的生平、思想及代表作品;了解歌德的生平、思想、创作分期,掌握《浮士德》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狂飙突进运动;浮士德精神;浮士德形象的象征意义;靡非斯特的“恶”和所谓“做恶造善之一体”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启蒙文学的艺术成就;《浮士德》的思想内容、浮士德和摩非斯特形象的意义、《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十八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第二节 卢梭
一、生平和创作
二、《新爱洛伊丝》
第三节 歌德
一、生平和创作
二、《浮士德》
参考书目: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法)狄德罗著,徐继曾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著,郭建中译,译林出版社1996
《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著,杨昊成译,译林出版社1995
《新爱洛依丝》(法)卢梭著,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忏悔录》(法)卢梭著,陈筱卿译,译林出版社1995
《费加罗的婚礼》(法)博马舍著,吴达元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剧作选》(4)1981
《少年维特之烦恼》(德)歌德著,杨武能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浮士德》(德)歌德著,钱春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阴谋与爱情》(德)席勒著,廖辅叔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剧作选》(4)1981
思考题:
1.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卢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3.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4.《浮士德》中两个“打赌”和浮士德悲剧的五个阶段。
5.《浮士德》的主题与启蒙运动、人类精神发展史的关系。
6.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形象及其辩证关系。
7.《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欧美文学(中编)第一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在各国的发展概况及代表作家的创作;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了解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特点;把握《唐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掌握雨果作品的人道主义特色以及《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了解大仲马的生平与创作;了解海涅的生平与创作;了解惠特曼的生平与创作,掌握《草叶集》的思想艺术特点;了解麦尔维尔的生平与创作。
教学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湖畔派;《唐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美丑对照原则;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的艺术特征;《草叶集》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拜伦式英雄;《悲惨世界》与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 华兹华斯
一、生平和创作
二、《抒情歌谣集》
第三节 拜伦
一、生平和创作
二、《唐璜》
第四节 雨果
一、生平和创作
二、《悲惨世界》
第五节 大仲马
一、生平和创作
二、《基督山伯爵》
第六节 海涅
一、生平和创作
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第七节 惠特曼
一、生平和创作
二、《草叶集》
第八节 麦尔维尔
一、生平和创作
二、《白鲸》
参考书目:
《海涅诗选》(德)海涅著,冯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拜伦诗选》(英)拜伦著,查良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雪莱抒情诗选》(英)雪莱著,杨熙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施康强、张新木译,译林出版社1995
《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基度山伯爵》(法)大仲马著,蒋学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红字》(美)霍桑著,姚乃强译,译林出版社1998
《白鲸》(美)麦尔维尔著,曹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草叶集》(美)惠特曼著,楚图南、李野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思考题:
1.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拜伦式英雄?
3.分析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4.分析《悲惨世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征。
5.《草叶集》的基本主题可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第二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概况,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斯丹达尔的生平与创作,掌握《红与黑》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世界观、创作及作品分类,把握《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掌握《高老头》的人物、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理解福楼拜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发展,掌握《包法利夫人》中爱玛形象;了解狄更斯其生平,掌握其创作分期,掌握《双城记》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了解勃朗特姐妹的生平与创作,掌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了解哈代的生平与创作,掌握《德伯家的苔丝》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与创作,掌握其各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的基本内容,掌握《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了解易卜生的生平与思想发展、创作分期及各时期的创作特点,掌握《玩偶之家》的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红与黑》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位;《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与艺术成就;拉斯蒂涅形象、《高老头》的艺术特色;爱玛形象;《双城记》与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威塞克斯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意义。
教学难点:于连形象及《红与黑》的艺术成就;包法利主义;简爱形象;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苔丝形象;哈克形象;娜拉形象、《玩偶之家》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斯丹达尔
一、生平和创作
二、《红与黑》
第三节 巴尔扎克
一、生平和创作
二、《高老头》
第四节 福楼拜
一、生平和创作
二、《包法利夫人》
第五节 狄更斯
一、生平和创作
二、《双城记》
第六节 姐妹勃朗特
一、生平和创作
二、《简•爱》和《呼啸山庄》
第七节 哈代
一、生平和创作
二、《德伯家的苔丝》
第八节 马克•吐温
一、生平和创作
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第九节 易卜生
一、生平和创作
二、《玩偶之家》
参考书目:
《红与黑》(法)斯丹达尔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著,李恒基译,译林出版社1998
《包法利夫人》(法)李健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著,方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大卫·科波菲尔》(英)狄更斯著,董新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双城记》(英)狄更斯著,孙法理译,译林出版社1996
《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安徒生童话选集》(丹)安徒生著,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1998
《玩偶之家》、《人民公敌》(挪)易卜生著,潘家洵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剧作选》(5)
1981
《汤姆大伯的小屋》(美)斯陀夫人著,黄继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许汝祉译,译林出版社1998
思考题: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异同比较。
2.“红”与“黑”的象征意义。
3.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实质。
4.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小说创作的特点。
5.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
6.分析简·爱形象。
7.为什么说苔丝是一位“纯洁的女人”?
8.分析《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艺术特色。
9.从《玩偶之家》看“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第三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作品,掌握各流派的思想和艺术特征;了解左拉的生平与创作,掌握《卢贡-马卡尔家族》中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了解莫泊桑的生平与创作,掌握其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了解波德莱尔的生平与创作,掌握《恶之花》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左拉的《萌芽》;莫泊桑的《羊脂球》;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教学难点:《萌芽》的思想内容;《卢贡—马卡尔家族》的艺术特点;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题材和艺术特色;《恶之花》艺术上的独创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二、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发展状况
三、前期象征派的理论主张和发展状况
第二节 左拉
一、生平和创作
二、《萌芽》
第三节 莫泊桑
一、生平和创作
二、短篇小说
第四节 波德莱尔
一、生平和创作
二、《 恶之花》
参考书目: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恶之花》(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漓江出版社1992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德)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
《莫伯桑中短篇小说选》(法)莫伯桑著,郝运、赵少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思考题:
1.分析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分析唯美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分析《卢贡-马卡尔家族》所体现的左拉的创作特色。
4.从《羊脂球》看莫泊桑的创作特色。
5.从《恶之花》看波德莱尔的现代性。
四、考核方式
主要采取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从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分析等层面进行考核。注重过程的考核与期末的考试相结合,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考核办法。
五、其他说明
1.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由于学时所限,将俄罗斯文学列为选修课。
2.本课程重视写作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比赛获奖由课程组负责人认定,可作为课程考核评定参考。
3.本课程重视学术研究能力培养,课程学习期间如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文章,可申请免考,成绩以优秀评定。
日 期: 2016 年 10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