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文学院
首页院务公开新闻中心教学科研党建工作精品课程学生工作学院团委实验室招生师范认证教学评估研究生教育
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考试信息>>正文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考试大纲(上学期)
2015-12-22 13:45  

教材:

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考点:

文选详注教学计划规定的篇目,通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教学计划规定的有关章节。

考试大纲

详注部分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掌握古文翻译和解释的基本技能。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断句和标点;古文的用字、读音;特殊语法现象、古今异义词。难点:特殊语法现象、古今异义词。三、教学内容提要

1.谷风

*2.郑伯克段于鄢

*3.楚屈完来盟于师

*4.楚归晋智罃

*5.单子论陈必亡

*6.《老子》四章

*7.《论语》八则

8.人皆谓我毁明堂

*9.桀纣之失天下也;

*10.礼与食孰重

*11.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12.山木

*13.胠箧

*14.长见

*15.释法术而心治;

*16.功名

*17.有子之言似夫子

*18.大同

*19.孔子适陈

*20.艺文志诸子略

*21.报孙会宗书

22.柳子厚墓志铭

带*号的为重点篇目。

通 论

第一章 文字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常见的汉字构形思维模式,掌握古书用字的基本类型及其解释条例,能够处理文选中出现的各种用字现象。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某种角度区分不同的汉字构形思维模式;区别各种不同的用字情况。难点:把不同的古字从构形模式上区别开来;处理文选中出现的各种用字现象。三、教学内容提要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是为汉语中的词而造的,词是造字构形的基本着眼点。汉字造字构形的历史演变线索。一、汉字构形的十种思维模式1.绘形象物2.烘托显物绘形象物同烘托显物的区别。3.标识指物烘托显物与标识指物的区別4.借形寓意绘形象物与借形寓意的区別5.符号示意符号示意与绘形象物、借形寓意的区別6.比形象事比形象事与烘托显物的区別7.合字会意比形象事与合字会意的区別8.加注意符9.加注声符10.音义合成二、汉字的结构类型六书说,四体二用说。汉字构形的十种思维模式与汉字的四种结构类型的对应关系。第四节 古书中的用字一、异体字异体字的类别:1.结构类型不同;2.结构类型相同,但偏旁构件不一样;3.结构类型相同,偏旁部件也相同,但偏旁部件的位置不同。二、古今字古今字的分类1.具有造字构形关系的古今字2.不具有造字构形关系的古今字3.古今字与异体字的区別三、通假字1.确定通假字的原则2.通假和假借的关系3.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4.在文选中出现的归并字

第二章 词汇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握古今词汇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叠音词、联绵词意义的整体性和形体的多样性;了解在阅读不同时代的古籍时需要避免的两种错误倾向;掌握词与词组的判别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叠音词、联绵词意义的整体性和形体的多样性;在阅读不同时代的古籍时需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难点:掌握词与词组的判别方法,分辨同义复合词、转义复合词和偏义复合词。三、教学内容提要古今汉语词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第一节 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一、古代汉语单纯词1.叠音词叠音词意义的整体性和形体的多样性。2.联绵词联绵词意义的整体性和形体的多样性。二、古代汉语复合词1.在阅读不同时代的古籍时需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2.掌握词与词组的判别方法A转义复合词B同义复合词C偏义复合词

第三章 语法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语义关系;掌握两种形式不同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和语法被动句;了解各种述宾关系,懂得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对宾语位置有透彻了解,熟悉宾语前置的条件;掌握名词状语的几种类型;了解实词活用的几种情况,能够对活用的条件作出分析。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熟悉宾语前置的条件;掌握名词状语的几种类型;对语句中出现的活用条件作出判断。难点: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对活用的条件作出判断。三、教学内容提要第二节 句法一、被动句1.意念被动句:句式结构与主动句无別。2.语法被动句:为字式、见字式、被字式。有一种特殊的“见+动词”格式不表示被动,其中的“见”字有替代宾语的作用。二、述宾关系1.使动用法2.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3.为动用法4.对动用法三、宾语的位置宾语前置的几种条件。四、名词用作状语1.普通名词作状语A.表比拟B.表态度C.表凭借D.表工具E.表处所2.时间名词作状语第三节 实词的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用作动词的名词与宾语的意义关系。二、形容词用作动词用作动词的形容词与宾语的意义关系。三、数词用作动词用作动词的数词与宾语的意义关系。四、活用的条件

关闭窗口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肇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电话:0758-2716310   邮编:526061  E-mail:wenxueyuan@zqu.edu.cn